团队简介
材料与环境工程学院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团队现有成员5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1人,讲师3人。以胡传跃教授为负责人。本团队主要从事锂离子电池和固态电池等新型化学电源的制作技术,以及化学电源电极材料、电解质材料等电化学储能材料的基础研究与应用技术开发。目前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科技计划项目和企业委托项目10多项;迄今已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0多篇,获省科技进步奖、娄底市科技进步奖、省教学成果奖等教学科研成果6项。
团队的主要服务领域:
1、便携式电子设备用锂离子电池、动力型锂离子电池以及移动基站等领域储能电池;
2、固态离子导体与固态电池;
3、钠电池等新型电池材料;
4、其他无机功能粉体材料
主要成果:
1.主要科研项目
序号  | 
     课题名称  | 
     主持人  | 
     课题来源  | 
     课题研究 期间  | 
    
1  | 
     锂离子电池稀土元素掺杂LiNi1/3Co1/3Mn1/3O2材料的制备  | 
     胡传跃  |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 
     2012-2015  | 
    
2  | 
     锂离子电池纳米Fe2O3/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嵌入反应机理  | 
     胡传跃  | 
     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  | 
     2014-2017  | 
    
3  | 
     液相控制法合成锂离子电池纳米CuO负极材料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 
     胡传跃  | 
     湖南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  | 
     2015-2018  | 
    
4  | 
     钛酸钡纳米结构设计及其在锂电池陶瓷隔膜中的应用研究  | 
     陈占军  |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  | 
     2018-2019  | 
    
5  | 
     电极材料LiNi0.5Mn1.5O4的晶面设计与调控及其对储锂性能影响的研究  | 
     陈占军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2017-2019  | 
    
6  | 
     液相控制法合成锂离子电池纳米CuO负极材料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 
     胡传跃  | 
     湖南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  | 
     2015-2018  | 
    
7  | 
     静电纺丝法制备碳纳米管修饰核壳结构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及其性能研究  | 
     钟洪彬  |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  | 
     2017-2019  | 
    
8  | 
     碳纳米管表面修饰核壳结构LiNixCoyMn1-x-yO2三元正极纳米纤维制备与性能研究  | 
     钟洪彬  | 
     湖南省教育厅一般项目  | 
     2020-2023  | 
    
2.主要学术论文
序号  | 
     论文题目  | 
     作者  | 
     期刊名称  | 
     发表日期  | 
    
1  | 
     Synthesis of ordered LiNi0.5Mn1.5O4 nanoplates with exposed {100} and {110} crystal planes and its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for lithium ions batteries  | 
     陈占军 
  | 
     Solid State Ionics 
  | 
     2019 
  | 
    
2  | 
     Design and Tailoring of a Three-Dimensional Lithium Rich Layered Oxide-Graphene/Carbon Nanotubes Composite for Lithium-Ion Batteries  | 
     陈占军 
  | 
     Electrochimica Acta 
  | 
     2016 
  | 
    
3  | 
     Fe3O4@MnO2@PAANanoparticles for Magnetically Targeted Microwave-Thermal Therapy Guided byThermoacoustic Imaging  | 
     钟洪彬  | 
     2016  | 
    |
4  | 
     The spherical α-Fe2O3nanomaterials prepared by hydrolysis route and hydrothermal route forlithium-ion batteries  | 
     胡传跃  | 
     Materials Research Innovations  | 
     2016  | 
    
5  | 
     Influence of the synthesis route on the properties of hybrid NiO–MnCo2O4–Ni6MnO8 anode materials and their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s  | 
     朱杰  | 
     ChemSusChem  | 
     2020  | 
    
6  | 
     LiNO3-assisted flux-free synthesis of submicron single-crystal LiNi0.8Co0.1Mn0.1O2 boosts the cyclability of Ni-rich cathode materials for lithium batteries  | 
     朱杰  | 
     Journal of Power Source  | 
     2020  | 
    
7  | 
     Low-temperature synthesis of LiMnPO4/RGO cathode material with excellent voltage platform and cycle performance  | 
     付小宁  | 
     Electrochimica Acta  | 
     2018  | 
    
8  | 
     Glucose assisted synthesis of hollow spindleLiMnPO4/C nanocomposites for high performance Li-ion batteries  | 
     付小宁  | 
     Electrochimica Acta  | 
     2019  | 
    
团队主要成员个人简介
胡传跃(团队负责人),材料与环境工程学院教授,中南大学冶金物理化学专业博士,材料学博士后,具有多家企从事锂电池材料及电池制作技术开发与生产管理等方面的工作经历。主持和参与包括国家创新群体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科技计划项目,省级一流本科专业改革等项目15项。先后在《J alloy andcompounds》国内外著名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被SCI、EI收录24篇,获专利授权4项,获得湖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娄底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
陈占军,博士,副教授,湖南省普通高校青年骨干教师,九三学社社员并担任第二支社主委。主要从事粉体材料以及锂离子电池方面的研究,先后在《Journalof Materials Chemistry A》(SCI)等国外较高水平刊物上发表科研论文近20篇。申请中国发明专利10项(已获授权发明专利3项)。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项目在内的科研项目9项。获得湖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娄底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和娄底市第九届青年科技奖。
钟洪彬,材料与环境工程学院讲师,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博士,主要从事粉体材料和锂离子电池新型电极材料研究。先后在《Journalof Materials Chemistry C》(SCI)等国外较高水平刊物上发表科研论文十多篇。主持参与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6项。曾在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ATL)工作3年,负责高倍率锂离子电池CNT配方研发。
付小宁,材料与环境工程学院教师,河南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博士,主要从事镍氢电池、锂离子电池以及超级电容器等新型化学电源材料研究。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两项,在《Journal of PowerSources》,《Electrochimica Acta》等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十余篇,其中SCI、ISTP等收录论文7篇,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级、省级和市厅级项目,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项。
朱杰,材料与环境工程学院教师,中南大学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工学博士。研究方向为稀土元素在第三代汽车钢中锰TRIP钢中的应用及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高镍三元、富锂锰基等的充放电机理研究、第一性原理计算、合成及改性。以第一作者在SCI刊物《ChemSusChem》、《ScriptaMaterialia》、《Journal of Power Sources》等上发布论文9篇,申请发明专利一项,参与国家级、省部级项目四项。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材料与环境工程学院